【保持清醒、以免被唬】
昨晚剛洗澡出來,妹妹立刻跑進我房間告訴我:
『媽媽,你以後飲料不要把口開這麼大,這樣很容易打翻。』
洗澡前我把還沒喝完的飲料放在桌上,那是外面塑膠封口的紙杯,買來時是微溫,所以我把吸管插進的地方也開了點口。
『所以我洗澡的時候飲料打翻?』我猜應該是『某人』打翻,心虛跑來先說我一頓。
『嗯,我剛打翻的,那個開口這麼大,茶都倒出來了。』果然被我料中。
『喔,打翻擦乾淨就好了,不過這跟開口沒甚麼關係耶。請問我的茶有放錯地方嗎?』
『沒有,是放桌上。』
『那請問開口大的飲料杯,跟一般馬克杯的開口誰比較大?』我繼續問。
『馬克杯。』妹妹聲音越來越小。
『所以馬克杯不應該這樣設計嗎?茶不應該放在桌上嗎?』我一點都沒生氣,只是覺得要把事情說清楚,不要這樣似是而非的『矇』過去。
『不是這樣啦,我知道妳要說什麼了。』妹妹馬上改口。
『開口比較大,飲料比較容易倒出來是對的,但是打翻的原因不是因為開口,是因為自己不小心,以後不要找藉口。這樣也表示你不夠相信媽媽,認為媽媽會對這事情生氣,對嗎?』
妹妹點點頭。我不打算繼續念下去,於是下了個溫情結論:
『你跟媽媽喜歡喝的飲料,當然是妳比較重要,要永遠記得這點。』
最近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,愛面子的妹妹對於自己不小心犯的錯,很容易找到一個『解釋』台階給自己下,或是來個先聲奪人,有時她那自成一套的理由很有邏輯,一不小心累的時候還真就這樣稀哩呼嚕信了她。
和她斤斤計較只為了別讓她積非成是,有時也順便釐清事情因果,每個生活經驗都是很好的學習,但最重要的是看見孩子背後擔心害怕的情緒,跟她說理之後要明白肯定的告訴她,她只是做錯選擇或是不小心闖了禍,但那無關乎父母對她永遠的愛。